钱钟书代表作品有哪些(钱钟书有什么优秀的学术成就?)

  • 100人浏览   2024-08-21 10:30:28

钱钟书最优秀的学术成就,是他冠上了“中国现代最具学者才情的作家”这顶帽子。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钱基博是一位文学史专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诗文教育,饱受传统经史的熏陶。他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任上海光华大学外文系讲师。1935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获牛津大学英文副博士学位。1938年归国后,曾任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湖南师范学院、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北京图书馆英文馆刊顾问,南京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纂。他学贯中西,博学多能,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浓郁的学者才情。

钱钟书的文学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是1947年在上海出版的长篇小说《围城》。小说以青年学生方鸿渐留学回国、失恋、大学任教和婚姻破裂的人生旅途为主线,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画面,刻画了现代儒林的众生相。有学者评论指出,这是中国现代的博学鸿儒撰写的“新《儒林外史》”。小说内涵充盈,理胜于情,充分显示了作者通达超脱的生存智慧,洒脱幽默的文笔。小说妙喻连篇,经史典故信手拈来。如书名“围城”,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说,此乃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说,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本来不知道有“围城”之说,然而当他历经坎坷之后,再听人说到“围城”,便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想法。”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真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在这里,“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捉。“围城”所描绘的,乃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围城》处处申说的,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许多人终身处于“围城”境遇而不察,经常是事将成矣而毁即随之。因此,“围城”又可以说是人类身处困境、屡遭挫折的象征。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但从1947年在上海初版、1948年再版、1949年三版,后来又经多家出版社多次出版和多次印刷,经过陈道明等著名演员演绎的的同名电影,已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作者的其他作品,如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等,也都具有与《围城》相似的机智、博学、反讽风格。

钱钟书在学术方面的著作有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和《管锥篇》(五卷)等,其中《管锥篇》获得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是他在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代表作。在这些论著中,作者以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形成了独特的治学风格。他在谙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表现出一种学者的清醒的头脑和深刻的洞察力。

钱钟书做学问客观,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他以一种新的学术规范深化中国学研究。面对中国学一方面是勤谨笃实,硕果累累,另一方面却是陈陈相因;难以出新的状况,他数十年间所实践的“打通”“参互”“比较”的方法,努力使中国学自觉地成为一个科学的、开放的体系,从而获得一个更深、更广、更新的发展。

钱钟书融贯中西的学识才情,不媚权贵的傲骨,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