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华夏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你争我夺,兴衰交替,你方唱罢我登场。王朝交替的时候难免爆发战争,其中有很多战争是关于关隘的。关隘是一个王朝的门户,如果哪个关隘被攻破,轻则失地失城,重则国破。可见关隘对一个王朝来说是多么重要。
关隘控制着国家的军事,交通,一般设在比较重要的地方。有的根据天险建造,有的则是在平原上,关隘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有哪些重要的关隘。
函谷关是最早的雄关之一,在河南灵宝,始建于西周,是古代西连长安,东接洛阳,南临秦岭,北塞黄河的要地。是千百年来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圣人老子,当年就是通过这里来传播道家思想,紫气东来的故事就是从这里传扬开外。
潼关,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始建于东汉。北边临黄河,南边在山腰。《水经注》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此叫潼关。处于晋,陕,豫交界,潼关是关中的门户,潼关失守危及长安。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被称为明长城的东端起点。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被成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一直修到了海里,是明朝在东北地区重要的关隘。
嘉峪关,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边是酒泉,西连玉门,南靠祁连山,北接黑山。是古代丝绸之路要冲,明代长城的西起点。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明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重要的屏障。
居庸关,是北京长城沿线上著名的古关。地势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时很重要的要塞。明清时期防卫京师重要的关隘。
雁门关,在山西省忻州市,长城上重要的关隘。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说法。雁门关的叫法来源于唐代,《唐代 地理志》“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曰雁门关”。
紫荆关,在河北省易县紫荆岭上。是河北进入太行山重要的要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后来因为上山多紫荆树而改名为紫荆关。此关依山傍水,四周有天然屏障。
倒马关,在河北唐县。最初是战国时期设置的,汉代城常山关,北魏称铁关,明朝以后才开始称倒马关。倒马关依地势建造,三面环水。因为山路险峻,马到这经常摔倒,因此就叫倒马关。
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剑门山中间断开,两旁是悬崖峭壁,山峰倚天似剑,两壁相对,形状像门,因此被成为剑门关。剑门关是天然形成的关隘。唐朝开始称为剑门关。
娘子关,在河北石家庄。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所争夺。娘子关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当初唐太宗姐姐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在这设防,故名娘子关。
武胜关,在河南省信阳市。是历史九大名关之一,秦时称武阳关,南宋称武胜关。武胜关时北望中原,南望江汉的兵家必争之地。
大散关,在陕西宝鸡,历史上关中四关之一。周朝时候散国的关隘,因此称为散关。是川陕的咽喉,也是一个交通枢纽,具有很重要的战略位置。
武关,位于陕西丹凤县。春秋时期设置,战国时期称武关。武关建在峡谷建一座高地上,北靠少习山,南面是天险。春秋之后,历代都在此设兵,可见其重要。
阳关,是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在甘肃敦煌西南,西汉设置阳关,唐中后期开始衰落,有诗云:”西出阳关无故人“。因坐落于玉门关南边,故称阳关。(古人南为阳北为阴)。
玉门关,在甘肃敦煌。汉武帝时期设置,丝绸之路上的要塞。因西域输入玉石的时候取道于此而得名。曾是汉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绸之路交通要塞。
铁门关,位于新疆库尔勒。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出口,是南北疆天线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晋代在这设关,因为其险固,因此称铁门关。(武汉也有一个铁门关)
虎牢关,又叫汜水关。在河南省荥阳市,是古京都洛阳东边的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周穆王在这里囚禁过一只老虎,故称虎牢关。南连嵩岳,北临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娄山关,又叫太平关。在贵州遵义,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因其是大娄山山脉的一处,故称娄山关。是黔北咽喉,古之天险。
仙霞关,在浙江省江山市。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古人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这里有保存最完整的黄巢起义遗址。
镇南关,在广西凭祥市。中国南方重要的关口,现在叫友谊关。始建于西汉时期,是中越两国边境线上重要的关口。
梅关,在广东南雄。古城秦关,两峰加持,虎踞梅岭。将广东江西隔开,因为立于梅岭,故名梅关。
瞿塘关,在重庆奉节。又叫夔门,是古代入蜀道重要关隘,秦汉时期兵家必争之地。是长江从四川进入三峡的大门。
南津关 ,在湖北在宜昌。南津关西陵峡东口,是三峡尾端的天然门户。两岸地势险要,陡壁直立,江面狭窄,素有”雄关蜀道,巍巍荆门“之说。
平型关,在山西灵丘。东连紫荆,西饥接雁门,晋内长城上的险关。战国以来为历代军事要地,此关形如瓶状,宋城瓶型寨,明称平刑岭,清称平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