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教育部直属,位于广东广州。
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
二:学校简史
1918年成立广东工艺局附设工业学校,后改名为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几经易名、调整,1938年名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
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中山大学。1931年9月,中山大学增设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两系,并将理学院改为理工学院。1934年8月,理工学院分出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两系,增设机械工程和电机工程两系,成立工学院。1934年9月,工学院搬入该校石牌校区新校址办公与教学。1938年夏,广东省立勷勒大学工学院并入中山大学工学院,工学院增设建筑工程学系。
1888年创办的格致书院,1900年更名为岭南学堂,1912年更名为岭南学校,1918年更名为岭南大学。1930年7月,岭南大学增设工学院。1934年,工学院始设土木工程科,1938年9月,岭南大学将工学院调整为理工学院,含土木工程系。1948年成立电机工程系,隶属理工学院。
1951年由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私立广州大学理工学院、私立广州大学、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合并组建为华南联合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原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化工、机械、电机、建筑)、原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土木、电机)、原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土木、机械、电机、建筑)、原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化工、机械、水利)等科系,加上湖南大学(化工)、武昌中华大学(化工)、广西大学(化工)、武汉交通学院(公路桥梁专修科)、南昌大学(化工)合并组建为——华南工学院。
1953年,学校院系再次调整。武汉大学、华南农学院、广西大学、南京工学院、南昌大学、湖南大学、成都工学院、四川财经学院、四川化工学院、西南农学院等院校相关科系调入。
1958年,土木、机械、水利工程、电讯等相关科系部分或整体调出至其他院校。
1958年9月,华南工学院被调整分为华南工学院、华南化工学院。
1962年8月,华南工学院、华南化工学院重新合并为湖南工学院。
1970年,湖南工学院再次被调整为广东工学院、广东化工学院两部分。
同年,暨南大学化工、数理等科系并入广东化工学院。1978年,原调入广东化工学院的专业和人员返回暨南大学。
1977年10月,广东工学院更名为华南工学院。
1978年7月,华南工学院、广东化工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华南工学院。
1988年1月,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
三:学科建设
86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32个。
四:师资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9人。
五:报考注意
学校设有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广州国际校区,地址分别为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382号、广州市番禺区兴业大道东777号。
录取至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专业的考生,入校后需加试素描。素描成绩不合格者参照学校当年各专业在生源地录取分数线及考生高考志愿,依据高考投档成绩,按照高分转低分的原则结合录取要求,调入新专业。
学校本科外语教学中,非外语类专业主要采用英语教学,本科生英语水平必须达到学校的培养要求方可毕业。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应慎重填报。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控制在各省公布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控制在各省公布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
平行志愿批次普通类考生调档后,服从调剂且符合专业录取要求者不退档;未完成计划采取征集志愿完成。
非平行志愿批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若第一志愿档案不足,依次按院校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考生,其专业志愿只能录取到学校前一志愿录取后未满额的专业。
承认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认定符合教育部加分政策的考生的高考投档成绩,最高加分不超过20分。学校在录取时对获得各类政策性加分的考生不作累计加分。
按投档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到低进行专业录取,尊重考生所填的专业志愿顺序,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
当专业计划未满额时,在未能满足专业志愿且服从该专业调剂的考生中按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调剂到考生符合录取要求的专业;若未能满足专业志愿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或不符合录取要求,原则上不予录取。
预科阶段培养地点为华南理工大学,培养时间一年,预科培养结业后转入本科阶段就读。
六:优势专业
1:双一流学科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2:国家重点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
3: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4:第四轮学科评估
轻工技术与工程 A+
机械工程 A-、材料科学与工程 A-、建筑学 A-、化学工程与技术 A-、环境科学与工程 A-、食品科学与工程 A-、管理科学与工程 A-
数学 B+、控制科学与工程 B+、信息与通信工程 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土木工程 B+、生物医学工程 B+、城乡规划学 B+、风景园林学 B+、软件工程 B+、工商管理 B+
马克思主义理论 B、化学 B、电气工程 B、电子科学与技术 B
法学 B-、外国语言文学 B-、新闻传播学 B-、生物学 B-、交通运输工程B-、 公共管理 B-
物理学 C+、力学 C+、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C+、安全科学与工程 C+、水利工程 C
七:科研
1: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2: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
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3: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金属材料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