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意指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窑黑釉盏。
古时唐人喜欢称吃茶的容器为“瓯”或直称为碗,而宋人则将之析为“盏”,尤其是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绝大多数是茶碗,统称“建盏”。
建盏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经是皇室御用茶具。
建窑,即建州窑,是宋瓷代表名窑。建州,是唐朝时设置的州。宋朝继承,但边界略有变动。
古建州辖区主要在今福建省南平市的建瓯、建阳等多个县市。“福建”这一省名,就是“福州”与“建州”各取一字而来。
唐宋时期瓷窑多以其所在州县命名,故有邢(州)窑、定(州)窑、汝(州)窑、吉州窑、耀州窑等名。
“州”字有时会被省略,如上述前三个窑口,通常被称为邢窑、定窑、汝窑。建窑即建州窑的简称。
宋代建窑遗址具体方位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东北境水吉镇后井村、池中村一带,南部与建瓯市接壤,窑址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
2001年,建窑遗址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目前的考古成果显示,建窑兴起于晚唐五代,盛于宋而衰于元。
宋时,斗茶、点茶风靡全国,为茶而生的建盏应运而生,成为斗茶器具首选,说是天下第一茶器也不为过。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布衣百姓,都对建盏情有独钟。
在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建窑龙窑里,发现有长达135.6米的龙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龙窑,足以一窥建盏在宋代时期的受欢迎反响程度之高,实为宋代的“国民茶器”,
宋代以后,由于饮茶习俗的变迁,建盏逐渐淡出国人视野。但在邻国日本,建盏仍被奉为至宝,日本当局在近代将四只建盏定为国宝级文物。
此外,美国、英国等国的世界级博物馆也有珍藏建盏。
建盏本身特定的烧制工艺定义了建盏的本质,即使用含铁量高的粘土做胎,称之为铁胎,以及由赤铁矿、草木灰等配成的釉,最终在1300°C以上高温,在强还原气氛中烧制出自然形成的铁系分相-析晶釉斑纹。
(宋代也有一些建窑黒釉盏是人工二次点釉,但建窑鼎盛时期的代表技术依然为自然釉,故二次上釉在此不作特别说明)
宋代建窑经典代表名贵釉色有兔毫斑、鹧鸪斑、曜变斑等,还有杂色釉(茶叶末釉、柿红釉等)、乌金釉等类别。同样的坯釉进窑,可能烧出各种釉色,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每一只盏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同一批进窑、温度一样、釉水一样、烧制不同位置都会导致一定的偏差,无法烧处完全一样的两只建盏,这便是建盏的独特性所在。
1989年至1992年间,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福建博物馆和建阳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建窑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基本摸清了建窑发展的历史脉络。
2001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7年,建阳区顺利通过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组织的中国建窑建盏专家组评审会,被授予“中国建窑建盏之都”。
2017年厦门会晤,建盏与五大福建名茶组成贵宾礼盒。
建盏的发展跌宕起伏,从辉煌走向低谷,又再次爬坡走向繁荣。
20世纪60至70年代,厦门大学、福建博物馆、建阳县文化馆联合对建窑遗址进行考古挖掘。随着考古挖掘的进行,遗失在历史潮流中的建盏烧制技艺被重新找回,建盏复兴之路由此起航。
宋代建窑建盏的代表釉色斑纹有兔毫斑、鹧鸪斑、曜变斑等,另有杂色釉(茶叶末釉、柿红釉)、乌金釉等釉色类别。
如果想要快速记忆建盏釉色斑纹的区别,可以理解为兔毫是线,油滴是点,曜变是点线面的综合化,对于柿红釉、乌金釉和茶叶末等比较偏素和一体化的釉色,可以是红、黑、绿等色面。
建盏的经典器型可大致分为束口、撇口、敛口、敞口四类。其中最经典的器型是束口盏,适合古时点茶极为方便,且舒展匀亭,典雅大方,各国博物馆中收藏的珍品建盏几乎都是深腹束口盏。
建盏除4种经典器型外,发展至今,建盏界的匠师们根据时代发展创新众多新器型,如竹节杯、将军杯、香炉杯、钵、花口盏、高足杯等多种器型,既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又适合饮茶方便,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古代建盏的釉料成分为草木灰+风化铁矿,胎土采用水吉当地高铁粘土,就地取材,天然无毒;放在现代,正宗建盏的使用材料也不外如是,只不过是每个工艺师惯用的调配比例有所不同,来源靠谱的即可放心购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