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与"鲁迅"这个名字有着解不开的缘分,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先生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三座大山之一,是每个人读书时想摆脱却摆脱不掉的"阴霾"。应该很多人都有过这个疑问,为什么教科书会选进如此多的"鲁迅的文章"呢?今天我们就将就将对这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很多人对鲁迅的厌烦应该是来自读书的时候,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不厌其烦的唠叨,从"鲁迅"的生平,一直到文章的逐字逐句的评点解析,甚至要求背诵的频率也是最高的。但是大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将当时对"厌学"的情绪转嫁到了"鲁迅"的身上,忽视了他文章的趣味性、深度,没有看到他文章妙语连珠的背后那个有趣的灵魂,其实他不是教科书上呆板的对象,而是一个在具有高度思想深度的长者,还是一个具有他笔下的"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那样的勇士!
而今天小编则斗胆,将针对他的文章做一个简单的评议。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今天讨论的主要话题:鲁迅的文章为何会出现教科书中。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将针对教科书下一个定义:教科书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又称课本、教材。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如此定义就体现一点,那就是多次入选者的文章体裁涉猎广泛。
因为"语文"如果按照"课程与标准教学论"中来看,"语文"这门学科是一个工具性的课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一定的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教材中文章的就担负着这样的责任。因为就现行语文教材来说,一本教材的文章几乎需要包含现代文学理论中对于文章下的所有定义的文章。
1.短篇小说
比如从文学体裁上来讲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从文章体裁上来讲可分为:论说、记叙、说明、应用;鲁迅先生的文章类型,除了戏剧外在文学题材上基本都有涉猎。比如他是一个优秀的短篇小说家,我们中学时期学过的很多的文章有的其实是节选自他的短篇小说的。
如:小学时期的《少年闰土》,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故乡以一个中年人的视角写了故乡的变化,故乡中人的变化,是"迅哥"的悲哀,更是成年人的感伤。但是出现在小学教材中的《少年闰土》,却只是节选了少年的迅哥和少年的闰土在乡下的夜晚,游戏着玩闹着听自己的小伙伴捉猹,听自己的小伙伴分享自己从没有涉猎过的世界是怎样的丰富多彩,少年的闰土是一个精神世界饱满而没有被阶级思想禁锢的少年人。
但是中国的闰土在迅哥多年后回归家乡,在迅哥内心百转千回的想念他再见到他的那一刻,却看到他怯懦着嘴唇,却喊出了一个最不该却也没问题的称呼"老爷"。鲁迅先生只用了"老爷"这一个词,就写尽了闰土几十年的心理变化,写尽了闰土从少不经事到中年老成,写尽了一个昂扬恣意的少年在世界的染缸中对着自己的故友喊出了一个充满了阶级性的合适称谓"老爷"、让人倍感心酸的同时,也发人深省。用一词而写尽人生,这样的文章难道不优秀吗?
多少人在年纪长成之后在再次见到这篇文章的全文的时候,有被"老爷"这个词刺伤呢?然后回想起自己年少时的伙伴呢?这是编辑的善意,他将闰土的童真留给了童年的我们。
2.诗歌
除了小说外,鲁迅先生也是写过一些诗的,题材有古典诗歌还有现代新诗,之死没有被选进课本中,但是有所涉及还是可证明他的文学价值的。古典诗著名的有:《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其中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应该算是名句了。但是结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会更能领略此诗的深意。这首小诗写于1903年,当时鲁迅先生还在日本东京留学,但是还是晚清时期,中国人在国际上还没有什么话语权,也没什么威望,更是被称作"东亚病夫",所以鲁迅先生此句就颇有一股以身许国的豪情,这也是青年时代的鲁迅的精神面貌。诗歌自古就有"诗言志"的作用,所以鲁迅先生的这首小诗写的还算不错!
现代诗歌,他著名的不多,但是他也有扫涉及,比如,发表在1918年《新青年》《梦》:
很多梦,乘黄昏起哄。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暗里不知,身热头痛。来你来,明白的梦。
对比中国现当代的第一首现代新诗,胡适1916年发表的《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可见基本算是合格,但是和以写新诗见长的徐志摩、戴望舒比或许还有些差距。但是中国第一本现代诗诗歌集胡适先生的《尝试集》也只是出现在1920年,当时的现代诗歌还不完善,所以涉及就算不错。
3.散文
鲁迅先生的散文多收录在《朝花夕拾》,出现在教科书中的有:《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中学课本上的,有一定的趣味性,适合中学的学情。写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生活。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童趣满满的孩子在一块草地也可以玩的津津有味,读书时的孩子爱在书桌上刻字来勉励自己的事情应该很多人都干过,评价自己老师严格的事大家也都经历过,甚至于吐槽作业,还有对自己保姆的五百但是怀念。几篇文章就可以粗略找出现在年轻人都有的共同点,而作为主要作用是抒情的散文来说,他的文章已经足够了!也非常的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编辑的选择都是有科学性的。
4.议论文
议论文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占的比例算是大的,因为他写的杂文很多,而杂文则很多都是议论性的文字,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抨击力度,适合有一定的思想基础的人阅读,所以,鲁迅的这类文章多出现在高中阶段。
比如:《记念刘和珍君》《风筝》《拿来主义》《雪》《药》等等,虽然有些可能现在的课本中被删减替换成其他的,但是曾经出现过所以也可以作为论据。《拿来主义》中则主要以文化的角度来论证,比如"拿来""送去",其实是文化的输出和吸收问题,在现在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指出当时的中国不应该只拿来,而要关心如何拿来的问题。在当时的中国仅仅对于我国进步的文化是采取拒绝即"关门"的态度,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面前则一方面将自己的宝贵财产呈献上去,另一面又听任人家的"赐予"和影响。论述了中国当时遭受的文化侵略,以及中国当时的社会弊端,今天文化强国的改变何尝不是与当时先生所倡导的一样呢?所以鲁迅的文章几乎可以选出是个各阶段学情的代表作的。
提起鲁迅先生很多人的脑中可能会有一个概念就是:"难"。这个难是什么意思?是说难理解!而难理解的原因自然就是思想深度高了!不管是回归当时的社会来看,看到的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的担忧,还是放眼当下,鲁迅先生对人性和国民性的鞭笞,都是他文章深度的代表
以大家熟悉的《记念刘和珍君》来看,刘和珍只是一位学生,但是她的死因却是因为参与了学生运动,表达对日本提出要求拆除大沽口炮台这样的无理要求。鲁迅先生此文是以一个长者、师长的身份和角度来写的。他碎玉自己学生的遭遇是难过的,所以他不止一次的提到刘和珍平常总是带着笑容,提到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然后过度到听到她的死讯,将一个对学生遭遇的茫然和心疼写的非常的到位!
比如: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向来是不惮6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除了对学生的心疼,更有对女性的肯定面对她们行为的激赏,对他们遭遇的心痛,更多有的是则是对当局的痛恨,对人性之恨的无奈,震惊于当局竟然会对手无寸铁的学生下此毒手!震惊于当局竟然将中国的希望"青年人"置于死地,痛骂当局无所作为的"庸人",希望唤醒人们不忘学生的牺牲起来继续奋斗!以侧面表达了当时是弱者的学生群体还能奋起反抗,当局却面对侵略、野蛮无动于衷!
鲁迅先生是以笔为刀,他在用笔唤醒当时的人们或者是鞭笞当时的政府和黑暗的社会,在很多人乃至于政府都对列强摇尾乞怜的时代,敢于反抗的刘和珍是勇士,敢于夸赞刘和珍的鲁迅先生何尝不是勇士?敢于抨击黑暗当局的文章何以不深刻?文章从题材适应所有学段,到文章深度适应所有学段,这样的文章难道不该入选教科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