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叫什么名字(中国名人系列——纣王)

  • 100人浏览   2024-07-08 06:30:24


纣王辛是与夏朝末代王桀齐名的暴君,是商朝最后一位君王。纣是谥号,辛是名字,所以又叫帝辛。纣是商王帝乙之子,帝乙死后继位。他思维敏捷,天资聪颖,力大无穷,武艺高超。曾徒手与猛兽格斗。他多次攻打东夷,俘获了很多奴隶,对中原文化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图片来源自网络

“封”是天下人对帝辛的称呼,是“残义损善”的意思。纣王是商王帝乙的次子,依当时的宗法,在继承王位时,首先遵循立嫡不立庶,其次遵循立长不立次,因为“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史记》),所以,纣王得以继位。纣王文武双全,多才多艺,而且善于诡辩,把自己的错误掩饰得不露痕迹,因此深得帝乙的喜爱,这也许是纣王能够继承王位的原因。

商朝从武乙开始就日渐衰败,到纣王时,已经经历了武乙、文丁、帝乙三世衰微。纣王虽然不讲文治,但是却讲究武功,他多次向东讨伐东夷,俘获了大量奴隶,一度使商朝再次出现了强盛的势头。战争的同时,他还把中原的文化传播到淮河和长江一带,为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过,纣王异常残暴荒淫。他贪恋酒色,后宫美女如云,其中最得纣王宠幸的是一个名叫妲己的女子。妲己不仅天生丽质,而且能言善辩,经常一句话就说到纣王的心坎里。所以,纣王对她百依百顺,即使是天上的月亮,只要妲己想要,他也会毫不迟疑地叫人去摘。为了讨姐己的欢心,纣王专门修建了“酒池肉林”,在酒池中装满美酒,旁边立木悬肉,并命令很多男女脱光衣服在其间嬉戏追逐,他和妲己从中取乐。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他还在朝歌(殷朝首都)修建巨桥谷仓和鹿台,用来征集天下粮食和存放珍宝财物。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纣王就发明了一种叫“炮烙”的酷刑用来镇压人民。“炮烙”就是在铜柱上面涂上油脂,下面烧上炭火,受刑之人赤脚在又滑又烫的铜柱上行走,钻心的疼痛使受刑之人无法站稳,一个个都掉到炭火中被活活烧死。挣扎之状,惨不忍睹。而纣王和妲己却像看喜剧似的,哈哈大笑。

纣王亲信奸佞,疏远贤臣。鄂侯见纣王荒淫无道,就与纣王争辩,指责纣王的不对,结果被纣王当即处死,并且将其制成干尸,以畏众人。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因为不忍国家就这样断送在他的手里,所以多次苦劝纣王,但却毫无效果,微子启愤然出走。纣王的叔叔箕子早已对暴政心存不满,见此状况,就装扮成疯子,混在奴隶之中,试图避祸,但纣王仍然将他囚禁了起来。最终,连乐师都从他身边逃到了周武王那里。但是,他却任用爱贪小便宜、好拍马屁的费仲主持国家政务,用搬弄是非的恶人打理朝廷事宜。纣王的另一个叔叔比千,看到微子启出走、箕子佯狂,觉得他们都没有尽职,于是以死相争,苦劝纣王三日,最终惹怒了这位暴君。纣王下令处死比干,并且挖出他的心看看是否与圣人一样有七窍。


图片来源自网络

纣王的暴行最终使他众叛亲离,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然而,西面的周朝经过周文王50年的苦心经营,日益强大,对没落的商朝已有讨伐之意。周武王即位后,周朝的势力已然非常强大,史书上记载,“天下三分,西伯有二”。武王继位9年后(公元前1048年).于孟津大会诸侯(今河南孟津东、孟州市西南),试探人心向背,即历史上著名的“孟津观兵"。又过了两年,周武王得知纣王更加昏庸,其统治集团早已分崩离析,并且纣王的主力军队正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因此于十二月初五,率领大军渡过黄河,直逼商都朝歌。在距朝歌35公里的牧野,周武王命军队停下来了,并于黎明前集合队伍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誓词中声讨纣王的罪行以激励将士斗志,并发布了总攻朝歌的命令,即:不听劝谏,只听信妇人之言,导致国家混乱;不祭天地祖宗,坏乱历法,自断天命;残害同胞骨肉;不任用贤明,却使小人当道。武王以替天行道的名义号召将士奋勇杀敌,同时,严申不准杀降以瓦解商军。

纣王听说周军已经打到了都门,仓皇武装守卫国都的军队以及奴隶总计17万(一说70万)人,开赴牧野迎战。周武王尽管只有甲士45000人,兵车300乘,但是个个神勇无比,无不以一当十。纣王兵虽多,但却都是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奴隶们早已受够了纣王的气,如今又听说武王待人宽厚,纷纷于阵前倒戈,为周军当起了向导,杀回了朝歌。武王乘胜以主力军队猛烈突击,商军很快就土崩瓦解了。纣王见大势已去,赶紧穿上了特制的玉衣,登上鹿台,自焚而亡。


图片来源自网络

商纣王是我国奴隶制国家-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3000多年来,商纣王始终是暴君形象的典型。他的暴行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最终导致国破人亡。

奴隶殉葬

从生产关系上看,商代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商代有臣、姜、奚、仆、畜民等各种不同名称的奴隶,甲骨文中也记载了把战俘投入到农业和畜牧业里的史实。不过,商朝奴隶制的详细情况还缺乏足以证实的直接材料。对于甲骨文中的“象”字,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认为这是日下三人的象形,是农民在太阳下辛苦劳作的形象,也许是农业生产中的奴隶。在安阳武官村一座经过两次盗掘的商代大墓中,殉葬人数达79人之多。在殷墟发掘的很多其他墓葬中,也有生殉和杀殉的残骸。通常的解释认为,用以殉葬和杀祭的人全都是奴隶。这些解释都有很多推测的成分,并且不足以说明奴隶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进行生产的情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商代的确存在着奴隶殉葬的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