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1924.6.25—1986.7.29)
屡屡置身于危险之中
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邓稼先是第一个被解密,也是第一个被国人公开缅怀的。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英年早逝。
造成邓稼先英年早逝的关键节点,来自一场失败的核试验。那时,一枚从飞机上被空投下去的核弹头,莫名其妙地没能爆炸。必须找回核弹头以查明原因!接到命令后,一支训练有素的防化兵队伍立刻出发。待找到摔裂的核弹头后,一支带着仪器的科技人员队伍紧接着也赶到了现场。邓稼先就在这支队伍中。现场满地都是浮土,满眼都是沙尘。邓稼先不顾众人阻拦,大踏步地走向中心地带,先是打量一下周围环境,然后弯腰拿起一块核碎裂物,仔细察看了片刻。
邓稼先工作照,左边三人从左到右: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右边中间是邓稼先
发生在大漠深处的这个短暂过程,只不过是邓稼先出于核专家的一种职业本能,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查明失败原因。后来他对妻子许鹿希这样说道,“这次试验是我签的字,我一定要亲眼看看它成啥样了,以后还要继续试验。再一个,我要看看辐射面积有多大。”
对核爆区的现场勘探,再加上对摔裂的核弹头的深入分析,让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迅速找到了此次核试验失败的原因——那枚空投核弹头身上的降落伞未能打开。
1979年在新疆核试验基地的戈壁滩上处理事故后
邓稼先(左)与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合影
当邓稼先重新布署试验,再次埋头研究时,那些被沾染上身的放射物已在悄然吞噬着他的健康。直到回京汇报工作,直到妻子许鹿希硬拉着他去医院做检查,人们才发现——他的尿液里有很强的放射性,骨髓里也有放射物,白细胞染色体呈粉末状,肝脏也已破损,几乎所有的化验指标都不正常,必须立刻住院!
但是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戈壁滩上。在他看来,核试验场才是他最需要去的地方。
1953年邓稼先与爱人许鹿希
妻子许鹿希非常清楚,早在这之前,丈夫就屡屡将自身置于危险之中——在加工原子弹核心部件时,需要对放射性极强的毛坯部件进行精准切削,中途不能出现半点火星。邓稼先就始终站在机床旁做具体指导。出于保护健康的原因,在整整一天一夜的工作中,工人们要轮流换班,邓稼先却从未离开过一步。
在邓稼先逝世多年之后,当人们问起,如果重新选择,邓稼先还会走那条路吗?深知丈夫的许鹿希极其肯定地回答道:“会的!他会的!”
深入骨髓的使命担当
这种终其一生的义无反顾,源自邓稼先深入骨髓的使命担当。事实上,他早就被天降大任了——当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国创建核工业之初,苏联答应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但要求中方必须派出优秀科学家与其对接,34岁的邓稼先立马就被派了过去。当时国家科技高层进行人员筛选的考量条件是——选派之人必须品德端正,有觉悟,政治上坚定可靠;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水准和科研能力;必须要有国外留学经历,懂得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必须要有极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同时不乏灵活性;关健是名气不能太大,以免给苏联专家团队带来心理压力。
事后人们发现,那考量条件完全就是邓稼先在34岁时的一幅全因素素描画像!
其实早在26岁,身居美国的邓稼先就有了“娃娃博士”的美誉。他于1950年9月离开美国回中国时,且不提他舍弃的科研条件和物质回报有多么优越,单单看他排除了怎样复杂的阻挠与非难,就知道那时的邓稼先,已是一位多么抢手的科技人才!
中国核武器研制将气势如虹
事实证明,中国科技管理高层对邓稼先是何等得知人善任!1960年苏联撤走全部在华专家,扔下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中国刚刚起步的原子弹研制进入黑云压城的至暗时刻,邓稼先没有丝毫的气馁与停滞,反倒头脑清醒地提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自主设计方案——从原子理论设计入手,将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作为主攻方向。
这是一种中流砥柱般的科学家姿态!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这是无数个极为枯燥又极为严苛的“推公式、搞粗估、求近似值”的分分秒秒!那之后,在邓稼先领导下的二机部核武器研究院理论设计部里,在海量的计算之后,出现了一个个装满计算纸张和计算机洞孔纸条的大麻袋。这些绝密级的麻袋先是堆满地面,然后又一直堆向天花板,那高高堆积的架势,昭示着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很快将气势如虹。
邓稼先组织研究人员用手摇计算机计算数据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方案由邓稼先的亲笔签字而予以确定。至此,整个研发团队4年多来所有的艰辛与奋争,都打上了沉甸甸的感叹号。
1966年10月1日,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左起)
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的合影,张爱萍拍摄。
后来有消息说,美国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云尘进行测试分析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设计理念与爆炸威力上,都超过了美国投放广岛的那颗原子弹。
但美国人无从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里蕴含着邓稼先的全部智慧与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