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被称作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有很多的流传,其中最广泛的有以下几个:
一种说法与道教的“三元”有关:
道教三元指的是上元、中元和下元,分别对应着天、地、人三界。上元是天官,中元是地官,下元是水官。
在道教中,三元大帝主宰天庭、地府、水域等三界,他们的诞辰被定为三元节,即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道教认为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赦罪、水官能解厄,而农历正月十五是“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日子,人们会燃灯祭祀天宫紫薇大帝。因此正月十五也被称为“上元节”。
正月农历也称元月,古人还把“夜”称为“宵”。这在古诗词里经常出现,不需要太多的解释。月中十五日都是月圆之时,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又被称为元宵节。
一种说法与汉文帝有关:
据传,汉文帝是在平定“诸吕之乱”之后,才被拥立为皇帝的。而平定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的来之不易,所以就把平定“诸吕之乱”的农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每逢此夜,便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说起诸吕之乱就不得不提吕雉了,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除武则天之外,唯一一位拥有帝王本纪的女性执政者。真正的“无冕之王”。
吕雉还被称作“铁血皇后”,手腕极其残忍,我们熟知的刘邦死后,毒杀赵王如意,将刘邦宠姬戚夫人做成人彘……,受到了后人的诟病!
一种说法与汉武帝有关:
相传汉武帝生病一直不好,请巫师问过太一神之后,说这病很快就能好,让皇上不用担心。结果没多久,汉武帝的病真的好了。
为了表达对太一神的感激之情,汉武帝决定在正月十五这天,专门祭祀太一神。祭祀是从晚上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上的,所以灯也要点一整个通宵。从此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都会张灯结彩,来祭祀太一神。
太一神就是玄幻小说和网络游戏里经常出现的东皇太一。是实实在在的天神,不是小说里虚构的神祇。
东皇太一,有的说与东君是同一个神,是太阳神。还有的说东皇太一为天、即天帝之说,这个就无从考证了。
文献中记载东皇太一是楚国神话中的最高神祇,具有主宰宇宙、包罗万象、超脱生死的神秘力量。在汉武帝时期,太一神祭祀活动被定为正月十五的重要节日,这个节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元宵节。
东皇太一也叫太乙天尊,还被称为太乙救苦天尊,看到这个名字是不是会联想到《封神演义》里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
太乙天尊和太乙真人是不是同一个人?
这个可能性不大,太乙天尊是上古神灵,有着与道教三清平起平坐的地位,拥有无边的神通和法力。而太乙真人只是元始天尊最著名的弟子,昆仑十二金仙之一。不管从战力和排位都远远低于太乙天尊。
元宵节与汉明帝有关:
据传,汉明帝在位期间,认为佛能够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能够帮助其巩固统治地位,于是便大力推广佛教!
史书记载,汉明帝在位期间,命令官民在元宵节挂灯,以表示对佛的敬意。还修建了白马寺,供奉佛像,并请僧人讲经。自此以后,元宵节挂灯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这些传说都表明元宵节是起源于汉朝,具体来说应该是汉文帝时为庆祝平定“诸吕之乱”而设置的节日。
经过汉武帝和汉明帝推动,各种庆祝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提升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后来,元宵节逐步发展成了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