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指山还是水?“洞庭”不止两个,至少三个
内容提要:
古今中外学者对“洞庭”的研究结论可以总结为——洞庭既是湖名,也是山名。除了湖南洞庭,还有苏州太湖。洞庭最初可能指中空的山。
本文认为“洞庭”是山水合名,山以水名,水以山名;除了湖南洞庭+洞庭山、太湖洞庭+西山,还有洞庭最初所指的青海湖+海心山。
中国上古地理概念中最为重要而神秘的,昆仑之外,还有洞庭。
说上古,主要指先秦,是笔者强调的“佛前文化”而非之后的“佛来文化”,
就是佛、道两大宗教兴起之前,中国原生的本土文化,才是中国文化的根脉。
汉代尊儒以后,释、道两家亦各自兴起,
从而在两千年帝制时代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存的意识形态基本格局。
其实,儒虽然历史悠久,且被以汉武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利用而成为仕途利禄的官方学问,但究其本质只是一家之言,并不是华夏传统文化的主流、精髓或全部。道教脱胎于黄老之学的道家,相较于世俗的儒家,对华夏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更为系统,然而始终脱离不了神秘主义、虚无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又与华夏文化根脉背道而驰而渐行渐远了。
释氏来自域外,经统治中原的少数民族推广而发扬光大,影响深远。
后来又与本土文化融合而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这三教长期占据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除了影响朝廷庙堂的决策、占据文人学士的心灵、进驻他们的诗文作品以流传后世。
也占据了中国的名山大川,形成了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更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福地。
名山非佛即道,这些都是文化的流,而非源。是脉,而非根。
我们当今研究探寻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脉,必须沿流溯源、循脉寻根,而不能被流所裹挟、遮蔽甚至屏蔽。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一直倡导“华学”而非“汉学”,即为此旨要。
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只是百家之一二,儒亦尚未被独尊。佛教虽然在古印度产生,尚未传入中土。故而先秦文献保留了中华文化根脉的原貌,是我们探寻追溯的“根、本”。
然而当今社会秉持的观念,是历史“层累”造成的,在客观上成为追本溯源的障碍和桎梏。只有突破这种引力和束缚,才能进入研究探寻的“自由王国”。
放下成见,从先秦古籍文献的原文出发,关照后世思想观念的流变及其成因,
探赜索隐,从而在言简义丰的文献经典中认识进而触及到真正的文化根脉。
关于昆仑,本号已经发布过多期文章进行探讨。本文重点来探讨洞庭。
“澎湃新闻”近几年来陆续发布了多篇文章,形成重磅学术研究论集“洞天寻隐”系列,主要是当今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道教地理的研究,令人大开眼界。
其中,白照杰研究员、日本三浦国雄教授以及由白照杰翻译的美国李福(Gil Raz)
教授的文章,对“洞庭”都有较为深入及系统的研究。
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洞庭”得名之源,考证多个洞庭的前世今生,很有参考价值。关于洞庭,笔者在几年前就已经列为研究课题之一,因为毕竟《山海经》等先秦文献中多次提到了“洞庭”,之所以一直没有完稿,是因为笔者对《山海经》的研究还没有完全结束,只有把《山海经》全部研究完毕,再来总结诸如昆仑、洞庭等重要概念在地理体系里的地位才更为全面。在认真拜读上述研究论述之后,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完成此文,继续推进对洞庭的研究探讨。
“洞庭”这个词一般人会直接联想到当今长江中游湖南岳阳的大湖洞庭湖,
还有人认为名茶“洞庭碧螺春”就是这里出产的,显然是望文生义了。
茶不可能出自湖里,一般都产自山上。碧螺春出自洞庭山而非洞庭湖。
碧螺春所出的洞庭山在哪里?在江苏太湖里,东山,原本是一个山岛,后来才与陆地相连成了半岛。岳阳洞庭湖君山也出茗茶,但不是洞庭碧螺春,而是“君山银针”。
——“洞庭”得名之源到底为何?
先秦文献中最早提及“洞庭”的,有《山海经 中次十二》“洞庭之山”。
然而,洞庭也可以指湖,如《韩非子》将洞庭与五渚、江南并称,洞庭则似指今湖南洞庭湖。
另外,《庄子》有“洞庭之野”,是山是水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那么,“洞庭”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必要探究一番。
“洞庭”在现代汉语一般理解为一个词,在以单音节为主的上古汉语里,“洞”、“庭”均为有实际含义可以独立使用的词,故而“洞庭”在先秦必为一个词组。
为了弄清该词组的结构与涵义,先分别对“洞”、“庭”二字的历史予以追溯,
第一,作为单音节词的洞、庭、湖
洞:
现在一般的涵义为“洞穴”,其实最初的本义并非如此。
“洞”字在殷商西周甲骨金文中均未出现,
此时“洞穴”用“穴”来表示,穴字作为部首,也派生了一组从“穴”的字。
根据汉字结构的规律,“洞”一定是与“水”有关的,而洞穴则不一定与水有关。
旧石器时代,人类还不会建造房屋,故而“穴居岩处”。
在文字创造的过程中,无疑先有“穴”字后有“洞”字。
李学勤《字源》:甲骨文、金文中,虽然尚未发现独立的“穴”字,却有作为部首的,如甲骨文“突”(图A)标红的部分。金文中作为部首的“穴”字则写作图B或图C。
(穴字 图)
最早见于战国文献,单用或叠用的例子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心气内洞。”注:“洞,谓中空也。”
《礼记·祭仪》:“洞洞乎,属属乎,如弗胜。”
《说文解字》:洞,疾流也。
许慎这个解释未言其根据,也与该字在词汇中的实际涵义不尽相符。
《康熙字典》:“……又洚洞,水无涯貌。又鸿洞,相连貌。
《淮南子•天文训》:天地鸿洞。亦作澒洞。
枚乗《七发》:澒洞兮苍天。”
其实殷商甲骨卜辞中,“同”已有“会同”之义项,
故而“洞”之本义应指水流汇合,连绵无涯之大水。
庭:
李学勤《字源》说该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其实并不准确,殷商甲骨文中即有“庭”字,
(庭 字图)
《说文解字》:庭,宫中也。
许慎这个解释半对半不对。
说其对,的确是宫中建筑的一部分;说其不对,并非宫、室。
关于建筑的部首,宀指封闭私密的宫室,广指开放式建筑,即所谓“敞屋、洞屋”,
从“广”的字很多,府、库、店、庭、廚、廁,
在字耕农《字觉:汉字树图梳理与“无理字”初探》一书中,
认为简化字“厂、厅、厨、厕、厦、厢、厩、厮”都属于错误简化的“无理字”,
就是不讲道理的字,就是字形与词义矛盾的字。
“厂”作为部首指属于自然环境的山崖,“厂”部的字:原、厄、厥,繁简一致,没有任何问题。
“广”是人工类的建筑敞屋,这两个部首,繁体字和简化字的部首系统都仍被保留了下来,因为这是不能混淆的。
“广”部的一些字:店、府、庭、库,繁简字形部首都保持了一致,也没有任何问题。
而“广”部的另外一些字,如“廠、廳、廚、廁、廈、廂、廄、廝”,
简化之后变为“厂”部的字,“厂、厅、厨、厕、厦、厢、厩、厮”,
这在逻辑上就站不住脚了,与汉字部首知识传承也是矛盾的。
“广”是人工类的建筑,“厂”是自然环境类的地形,区别很明显,不容混淆。
不能把部首“广”简化为部首“厂”,
更不能把“广部”的一部分字简化为“厂部”的字,
而另外一部分还在“广部”,这种逻辑混乱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因而字耕农将这些字判为不讲道理的“无理字”。
再回到“庭”字,其实涵义与“厅”接近,“厅”的繁体作“廰”。
总之,庭,从广表示有屋顶但敞开的一种建筑。而廷则有高的涵义,
所以后来“庭”也指院落中垫高的部分,比如“庭院”、“户庭”。
湖,这个概念最初是个专有名称,《山经》有二“湖水”,
一在今山东,一在今河南,指名叫“湖”的河流。
只有在《东次三》“湖泽”一词中,虽然作为统称貌似解释得通,然比照全书,可知仍为专称。
《山海经》里的“湖”并非湖泊的统称,当时湖泊多称“某泽”、“某池”或“某海”。
第二,“洞庭”,到底是山还是水?
作为古代最后一本字典,集历代字书韵书之大成的《康熙字典》解释道:
“洞庭,湖名。又山名,在长沙。”
此言为湖名,若是统称则并未举例,若是专称则应指明所在。
言为山名则云在长沙,这个长沙是古代的“长沙郡”,范围比当今的长沙市大多了,因而包括了“洞庭山”。
这个“洞庭山”到底是长沙郡的什么山,是不是后代所说的君山,到底出自何书,下文详述。
“洞庭”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文献,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太湖之洞庭也。”
唐代道士成玄英的解释没有错,这个“洞庭之野”不是太湖平原,
也不是当今的洞庭湖平原。
因为这两个湖都是淡水湖,不是咸水湖(咸池)。
咸池,以往只是解释为大湖,没有解释为咸水湖的。但是字耕农认为就是咸水湖。
即认为最早用“咸”表示咸味,鹹是咸的后起分化字,类似例子就不用再举。
鹹,出现较晚。虽然李学勤《字源》认为可能产生于春秋,但并未提供字形。目前所见最早字形仍为小篆。
咸,本义不明,认为从戌从口,多指“皆”义。
笔者认为,口中衔刃(戌指有利刃的斧子类兵器),常常会割伤唇舌出血而尝到咸味。
故而“咸”这个会意字的结构及本义应指口含戌刃而觉咸。
表示盐味、咸味的字,不应晚于同类概念的甘、苦、辛,酸等字太长时间。
那么这个表示盐味的字,最可能就是“咸”字。
因而笔者认为《庄子》咸池指当今咸水湖这个概念。
而且上古文献中也没有黄帝到过长江以南的记载。
笔者认为此“洞庭”指青海湖。“洞庭”一词本义指有海心山、湖心岛的大湖。青海湖海心山海拔3266米,高出湖面70米,面积1平方千米多。不要小看这个湖心岛,比著名的青海湖鸟岛大十倍。
据《庄子》《山海经》《管子》《穆天子传》等先秦古籍文献,
可知黄帝曾在河西走廊和青海北部祁连山区即古昆仑一带有不少活动。
洞庭,指青海湖海心山,就是湖心岛。也指青海湖本身。
洞庭之野,就是青海湖边的旷野。
晚清名臣张之洞,即于此取名。
为什么这样解释,请看下文。
《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 ,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
这个“洞庭”即指今湖南洞庭湖平原一带地区,当然也包括了洞庭湖本身。
《楚辞·九歌》:洞庭波兮木叶下。
一般认为此“洞庭”指今湖南洞庭湖,其实并不准确。
波固然来自湖,那么木叶呢,总不至于在湖里。是在山上,什么山呢?洞庭山。
就是《山海经》里的洞庭山。可见,屈原诗里的这个洞庭,包括湖与山。
《山海经·中次十二》洞庭之山:
“……曰洞庭之山。……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
洞庭之山应即今湖南华容县东北长江与洞庭湖中间的“华容隆起”天井山一带。天井,正与“洞庭”义同。主峰今名云雾山,与此多飘风暴雨亦合。考古发现的华容东旭村七星墩古城遗址即在山北麓。当时水势浩大,此山当为洞庭湖中的岛洲。当时,澧、沅、潇湘在此一带汇流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后来洞庭湖在历史时期面积缩小且位置南移,原来的“洞庭之山”天井山离湖越来越远,而岳阳的君山则成了新的湖心岛,故而也被认为是“洞庭之山”。这个叫法也行得通,但是必须知道,不是《山海经》的“洞庭之山”。如果用后代的情况机械反推前代,就是不知古今之变的刻舟求剑。
太湖之所以别称洞庭湖,同样因为湖中有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尤其是西洞庭山海拔336米的缥缈峰,即第三个洞庭。洞庭碧螺春出东洞庭山,本来和西山一样是湖中山岛,只是到了晚晴时期,东洞庭山才与陆地相连,成为一个半岛。
《山海经》内附“水经”湘水条下郭璞注:“洞庭,地穴也,在长沙巴陵。今吴县南太湖中有包山,下有洞庭穴道,潜行水底,云无所不通,号为地脉。”
郭璞的《江赋》亦言:“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潜达傍通,幽岫窈窕。”
这里,郭璞即已指明了有两个“洞庭”。一个在今湖南岳阳,一个在今江苏太湖。
左思《吴都赋》:“指包山而为期,集洞庭而淹留。”刘逵注引王逸曰:“太湖在秣陵东,湖中有包山,山中有如石室,俗谓洞庭。”太湖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莫厘山、胥母山,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包山 。
洞为湖面水域,庭为突出湖中水面之陆地,
可见“洞庭”一词中,“洞”指湖水,“庭”指大湖之中的山,亦即海心山、湖心岛,反过来其湖则被称为洞庭湖。湖中无山无岛,再大也不能称为洞庭湖;山不在湖中,再大再高也不能称为“庭”。“洞庭”就是指湖中山岛或中有山岛的湖。
正如唐刘禹锡《望洞庭》诗中所言“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所以,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 “洞庭”其实有三处
1,青海洞庭:即今青海湖+海心山
文献根据即前文《庄子·天运》“洞庭之野”。
2,湖南洞庭:即今湖南洞庭湖+洞庭山
文献根据即前文《山海经·中次十二》“洞庭之山”;《韩非子·初见秦》“洞庭、五渚、江南”;《楚辞·九歌》“洞庭波兮木叶下”。
3,江苏洞庭
文献根据即左思“包山-洞庭”、郭璞“太湖-洞庭穴道”。
第三,洞庭与洞穴
东晋道书《紫阳真人内传》:“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也。山腹中空,是为洞庭。”
所以道教认为,“洞庭”是洞穴里的中庭,类似后世“洞府”的概念。
也就是三浦国雄文中所称“洞窟之庭”。
我们对三个洞庭逐一考察,看看是否有神秘的洞穴?
《山海经·中次十二》洞庭之山,并未提及洞穴。那么现实地理的情况呢?
七星墩附近的天井山有天然洞穴“仙人洞”,附近的桃花山上也有天然洞穴“仙人洞”。全国各地的“仙人洞”数以百计,或为古人发现更古人所留遗迹遗物遗存而惊为天人,其实就是新石器时代甚至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所留,是“祖先洞”而非“仙人洞”。当今经过考古发掘而揭示其本来面目者也不少,仙人的美好传说在现代科学的揭示之下纷纷烟消云散。
后来也被认为是“洞庭山”的君山,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然而亦号称有“七十二峰”。 君山并未在“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列,只是“七十二福地”之一,因而可知没有发现洞穴。
太湖洞庭西山上有包山林屋洞,这是道教极力推崇的“十大洞天”之九“林屋洞天”。号称地下“方圆百里”甚至“周回四百里”,甚至“潜通五岳”。
就像南怀瑾说的神秘至极的无字天书《五岳真形图》一样,太湖洞庭地下有穴道连通五岳甚至天下所有名山。
然而最早被称为“洞庭”的青海湖海心山并没有这样的洞穴。
而且前文已述,“洞”最早的涵义并非洞穴,而是水势连绵浩大。
洞庭,最早的涵义应为大湖中的山岛、有山岛的湖泊,山水互名的一个词组。
除了《庄子》,还有《山海经》“洞庭之山”。进而也把有山岛的水域称为“洞庭”、“洞庭湖”。
后来又在一些湖心岛如包山上发现了洞穴,遂附会“洞庭”之名称,道教更是发展出了“洞天”概念并成为系统,民间更出现了“洞府”概念,于其本义“海心山、湖心岛”则日渐乖离。这显然属于文化上源与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