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为三大鬼节,是大多数国人祭祖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举行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活动,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怀。
其实,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传说这一天,鬼门关大开,罪孽深重的怨鬼,会到人间找吃食,对阳间的人而言是种莫大的风险。为了求祖宗保佑,阴阳不扰,人们就烧纸献供,请鬼魂远离。这一天阴气最重,晚上不宜出门。
另外,七月半也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佛教中,七月十五这一天叫“盂兰盆节”。“盂兰盆”的意思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佛教弟子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超度仪式,祈求历代宗亲早出轮回,投胎转世。佛教的盂兰盆节,源于南朝梁帝萧衍。
而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我们都听过上元节,上元节就是元宵节。三元节,是传统节日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
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
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
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据《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记载,“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
意思是说,七月十五这天,地官断人间善恶,人鬼都聚集;道士诵经做法,可使众鬼超脱,得道成人。
世界很多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视如仇敌,难以共存。
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兼收并蓄的民族,各种文化在华夏大地都能生存并延续。时光流转中,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也就有了今天的中元节、鬼节。
无论哪种信仰,“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
PS:
你害怕鬼,鬼未伤你分毫。
你不害怕人,但人却害你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