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网漏吞舟
【成语拼音】: wǎng lòu tūn zhōu
【成语注音】: ㄨㄤˇ ㄌㄡˋ ㄊㄨㄣ ㄓㄡ
【成语释义】: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意思是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成语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
1.从贪污仅给予党纪处分,到组织软禁行为仅写检讨书,都可谓网漏吞舟。
2.当考核、问责体系“网漏吞舟”,对缺岗听之任之,吏治注定会处于失序状态。
【成语故事】:
源自《史记·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刘邦出身行伍,读书不多。但他对孔子所说的礼刑并用却很推崇。他以为,如果单是用法令引导百姓,用刑罚矫正人们的行为,就会使百姓只求免于刑罚而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感化他们,用礼仪规范他们的行动,就会使百姓既遵守法令,又有羞耻之心,向正当的方向发展。
刘邦遵从儒家的这一观点,一入关便“约法三章”;当皇帝后,又大胆改革国家的法律制度,使法令由繁苛归于单纯自然。司马迁对此评论说: 律令的宽简,好像是可以漏掉吞舟大鱼的网一样,使官吏们治事淳朴而敦厚,既不弄奸捉邪,也不贪赃枉法。由此,百姓们安居乐业,都称赞是一个开明的时代。
后人由此简化作“网漏吞舟”一语,用以比喻法网不严而使重大的罪犯得以逃脱,这与本义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变化。
【成语接龙】:
网漏吞舟→舟车劳顿→顿开茅塞→塞北江南→南面百城→城狐社鼠→鼠目麞头→头昏眼晕→晕头转向→向壁虚造→造极登峰→峰回路转→转瞬之间→间见层出→出口成章→章父荐屦→屦贱踊贵→贵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