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体文
骈体文,从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发展而来,不是一种文学体裁,而是与散体文相区别的一种不同表达方式,本身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特点。
一、骈体文的名称和骈体的起源
产生于魏晋时代,流行于六朝。“骈文”、“骈俪文”的名称是唐代以后才有。两匹马并驾为骈,夫妻成双是俪,“骈俪”这个名称概括了这种文体的特点-语句结构的平行、对偶。
骈体到中晚唐以后,特别是宋代,称为“四六体”。因为骈体在句式上多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骈四俪六,锦心绣口。”
骈体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句式都两两相对,这种平列的句式和词语相对,又称为排偶或对仗,原本是为了适应汉语言的单音词比较多,容易构成配对的现象而产生。这种修辞手法,起源于对事物的联想,便于记忆,语句整炼、对称。
口耳相传的民谣谚语,在表达意愿或记述某些社会经验时,就习惯于采用联类而及、易于记诵、短小精炼的排比、对偶形式。如: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宁为鸡口偶,无为牛后。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在我国最初的一些历史文献中,也可以见到,《文心雕龙.丽辞》篇,论到了骈体对偶的来源。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分析了对偶修辞产生的原因:
1、出于人们在从事写作时自然的联想;
2、取类相从,易读易记;
3、明意达理时,骈俪之辞可以避免孤证,二句相扶。
从骈体文产生的整个过程来看,两汉时属于骈文的酝酿阶段,真正成立在魏晋,到了六朝开始普遍流行。
二、骈体文的繁盛和发展演变
骈体文确立于魏晋,繁兴于六朝,首先是因为它与历史上我国文学与非文学界线的逐渐划分密切相关。把文学看作为一门有别于其它学术门类的独立学科而自觉地从事于文学创作活动,是经过两汉、魏晋,到了六朝时期才逐步明确。
先秦时代,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为代表的古代散文,但是文、史、哲不分,没有独立的文学散文,没有文学与非文学的明晰观念。
两汉时期,有了“文章”与“文学”之分,前者指带有文采的作品,后者指学术性的著作。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正式把诗赋别立一类。两汉时期辞赋的发展,句式整炼、辞采侈丽、多用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渐及其他文体和整个文苑。除了最初诗赋和其他文章相区别,开始了骈、散文之分。
六朝时期,统治者爱好文学,提倡文学。例如宋文帝立四学,立文学馆。在这种情势下,重辞藻、讲对偶和用事的骈体文字,形成了高潮。但骈文体往往以形式和技巧追求来掩盖空虚贫乏的内容。
唐前期的王通、魏征等人,鄙薄六朝文风,要求建立切于实际的散文。韩愈、柳宗元倡导了古文运动,力揭骈体文形式主义的弊端,以复古为号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推倒了骈体文的声势和地位。
唐宋以后,以至明清时,骈体文一直有人在写作,特别是在公牍文、应酬文等领域。
魏晋时期,骈文初起,散中带骈,多用对偶、排比句式。如曹植的《求自试表》: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简贤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渊鱼未悬于钩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
其他如曹丕的《典论.论文》、李康的《运命论》、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陆机的《吊魏武帝文》,面对曹操一生的雄才大略,表示敬仰,同时对曹操临危时所留下来的遗令,觉得与其生平为人不相称,而作了嘲讽:
夫日蚀由乎交分,山崩起于朽壤,亦云数而已矣。然百姓怪焉者,岂不以资高明之质,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已而格乎上下者,藏于区区之木;光于四表者,翳乎蕞尔之土。雄心摧于弱情,壮图终于哀志。长筭屈于短日,远迹顿于促路。呜呼!岂特瞽史之异阙景,黔黎之怪颓岸乎?
六朝时的文人,企图在一些技巧上下功夫,结果质不胜文,陷入形式主义。梁代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和南北朝后期庚信的写乡关之思的作品,虽用骈体,但言之有物。
六朝的文风延续到隋及初唐,没有太大变化。初唐四杰之后,陈子昂高倡“魏晋风骨”,改革文坛积习。
王勃的《滕王阁序》,触景生情,抒发了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后半篇劝勉友人应老当益壮、达人知命和自述胸怀,慷慨豪迈。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玄宗时期,出现了“燕、许大手笔”的骈文,他们所擅长的知识朝廷的公牍文,功劳在于把公牍类的骈体文趋向于自然朴素化。
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以明确的文学主张和优异的写实达意的散文作品,给追求形式的骈体文很大的冲击,使文章沿着“文从字顺”、“章妥句适”方向发展。
三、骈体文的主要特点
1、语言对偶
讲求句式结构平行对称、词语互相对偶。句式结构平行、对称,指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等。言对,指只就一般的语言相对,其中不含故事和典故。事对,指在对偶句中运用了人事方面的典故。反对,指把相反的两个事对举出来。正对,指把相同的两件事对举出来。
骈文为了对偶技巧,多用反对,可以起到相比相衬的作用,内容也显得充实而有变化。
对偶作为汉语特有的修辞手法,可以美化诗文、增强表现力,但太过反而成为文章之弊端。
2、四、六句式
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
四字句与四字句组成上下两联:蛇胆明眸,虎须牢齿
六子句与六子句组成上下两联:蒙德重于丘山,论报亡于毫发
上四、下四与上四、下四组成上下对联:
上四、下六与上四、下六组成上下对联:
上六、下四与上六、下四组成上下对联。
3、音律声律
追求句式整炼而又讲求声律协调,是后期骈体的特点。如欧阳修的《蔡州乞致仕第二表》,无一句、无一联不是平仄间出。
4、用典和藻饰
用典的目的在于援引古人、古事和古人的话来加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古已有之,是正确的。用典可以分为两类:历史故事和前人诗文。运用时又有正用、反用、明用和暗用的手法。
如《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用的是西汉冯唐仕宦浮沉的故事,还有“李广难封”、“屈贾谊”、“审梁鸿”、“孟尝高洁”、“阮籍猖狂”等典故。
主要是借用他们来说明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以劝慰友人对自己的贬谪不必过于介意。
暗用了两个历典故,“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暗用了晋代吴隐任广州刺史时,虽饮用了贪泉之水,却更为清廉的故事,意在劝告人要有气节,下半句用的是庄子自比为涸辙之鱼,用以说明患难之交的可贵。
除了主张炼字、炼意,还喜欢用色彩极浓、富丽典雅的词汇,藻饰和用典共同构成了骈体文词汇方面的特色。
在创作上,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古朴,骈文讲含蓄、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