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名词解释(“香草美人”背后的典故)

  • 100人浏览   2024-08-12 14:15:34

1

“香草美人”这样的词语,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楚辞》当中。王逸《离骚序》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意思是香草是用来比喻们的忠贞品洁,美人是用比喻君王。

《史记》中记载屈原姓芈,与楚王是同姓。他祖上被封到屈地,改为屈。原是他的字。《离骚》中的开头,屈原自己说:“朕皇考伯庸。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王逸认为屈原的父亲是伯庸,“考”是指过世。屈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很多史料都记载屈原其实出生于楚国的王室贵族,后成为楚国的大夫。

《离骚》当中有大量赞美圣贤君主,哀叹楚王听信谗言的语句。如,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从全篇看,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里“香草”本是指一种草木,在屈原的《离骚》一诗中是用来比喻君王。

在古诗中,“香草美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子或柔美可爱的花草。阅读古文最怕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后来,“香草”这个词汇,很多时候与女性联系在一起。但最先描写“香草美人”的诗人却是男性,最初也不是用来赞美女子,而是用来比喻君王、君子。屈原的诗歌只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对伏羲之女宓妃求爱未果的曲折故事,表述自己不得君王宠信的境遇。这与东汉曹植所著的《感甄赋》的思想是很相近的。

有人曾提出《诗经》中首次出现“香草美人”这个词。《诗经·小雅·采葛》中:“鲁侯之娣兮,季女羞弃兮。香草美人兮,似芙蓉之绝丽”。许多版本的《诗经》中查阅不到这首诗歌。《采葛》是《诗经·王风》中的。这应该是误传。《诗经》中有大量描写草木的诗歌,如“自牧归荑,贻我彤管”,还未与美人直接联系在一起。那么“香草”和“美人”是什么时候关联在一起的呢?

最早,屈原在《思美人》一诗中用“香草美人”来比喻君王,表达了自己对获得君王信任青睐的渴望。“香草”、“美人”这样的词汇最早可考的还是在《楚辞》之中。

“醉则卧香草,落花为绣毡。”唐杨万里的这首诗只是单纯描写地香草。唐王维有诗:“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这里是说用香草赠给品行高洁的君子。但是“香草美人”这个词汇在流传的过程,其含义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有时是确是指向女性。

“寄语芳魂莫惆怅,美人香草好相依。”在这首诗歌当中,“香草”便和女子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指女性。后世文学作品中多用花草来直接比喻美人。比如,李白《清平调》中的:“名花倾国两相欢”。杜甫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红楼梦》中给十二钗写的十二签花语。

2

为什么诗人要用花花草草来比喻人?先秦很多诗歌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山水、花草是诗人们描绘的对象和素材。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称:“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爱用草木比喻人的高洁品行,专一忠诚。诗文流露出爱国主义的思想,对故国的深切眷恋。后世则多用花草比喻姿态美好的女子。而后来者更凸显出屈原的作品富于深意,立意高远,所以能够流芳百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屈原虽然才德兼备,但是为人过于耿直。范蠡曾说:“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历史上那些能一方大业的人,不仅有过人的眼光、才干和智慧,还懂得乘势而为,在不得势的时候选择退避,譬如姜尚,往往功成之后,又不居功身退,譬如张良。

不可否认屈原富有才华,品行高洁,正直不阿,不仅文才出众,在政治上也很有一些洞见和主张,但是他不能藏拙,经常夸耀自己的才能,不懂明哲保身,不能投奔明主,有局限性,缺少些许豁达。他与小人针锋相对,也并未能战胜小人,改变楚国堪忧的前途命运。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楚怀王虽不算多昏庸,但也不够贤明。比起日益壮大的秦国和颇有谋略的秦昭襄王,他没有能力和分辨力去抗衡,终客死秦国。

当时楚国的大势已去,屈原还希望仕途中能有更大的作为,是不切实际的。在丢官之后,他最终没有能在这种失落的情绪下释怀,走上了投江以明志的道路。

“香草”、“美人”这些词汇,在《楚辞》中带着一种唯美、哀怨而幽愤的感情。诗中高洁的精神经久流传。再看后世很多的文学作品,它的意向也难免带有着一种零落之意。

相关推荐